海南:“一老一小”关爱服务数字化建设项目助力乡村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

海南:“一老一小”关爱服务数字化建设项目助力乡村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

  1月17日,海南省民政厅召开“一老一小”关爱服务数字化建设试点项目实施座谈会。进一步落细落实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工作机制,保障城乡留守老人、空巢老人、特殊困难人群以及全社会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加快推进全省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同步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近年来,海南省民政厅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全省“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战略框架,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以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为总目标,积极探索适配本地区的养老服务模式并取得显著成效。然而,随着老龄化日益加剧,在养老工作推进中仍面临诸多挑战,传统养老模式已难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多元的需求。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剧,进一步满足广大老年人和留守儿童对美好生活追求,推进数字化农村养老建设成为关键任务。 

  在座谈会上,海南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长陈寅表示,海南省民政厅将以此为契机,确定万宁市、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为首批试点,将为海南省“一老一小”关爱服务数字化建设试点工作探索海南经验,并进一步在全省推广。要求各级各部门充分发挥部门职能,结合实际,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与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国家战略相契合,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与全省一盘棋、全岛同城化理念相融合,老龄事业、产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以科技赋能、智慧化手段推动我省新时代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让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万宁市民政局局长林斌、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民政局副局长邓玉君等深入阐述了农村智慧养老的重要性,指出传统养老服务和城市养老模式已难以满足当下农村老人的多元化养老需求。此次启动的“一老一小”关爱服务数字化建设极具创新性与前瞻性,项目的实施将为全市广大农村老人、留守儿童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以及个性化的探访关爱、上门养老服务。同时,通过相关平台成功搭建起农村老人、子女、服务团队之间的高效便捷沟通桥梁与情感纽带,使远在外地的子女能够通过手机实时掌握父母健康、儿童安全健康状况,让新孝文化得以切实落地厚植乡村,让老年人、留守儿童真切感受到家庭与社会的双重关爱与温暖。

  项目相关负责人李浩在座谈会上介绍了“行走的农村养老院”项目在全国的开展情况:2024年1月,在贵州省民政厅指导下,黔东南州民政部局、州卫生健康局联合印发《健康养老数字化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结合地方苗族侗族少数民族特点,探索出 “党建引领、民政统筹、卫健协助、人社培训、村嫂担纲、医护助力、市场协同、应兜尽兜、儿女共管、全民行动” 的 “农村养老工作十条”。同时,总结了“12345”运营经验,即“一个中心、二个有力、三个有度、四个攻坚、五个克难”。借助互联网 + 物联网技术,构建省、市(县)、镇、村养老服务网络,按县按村实现精准施策,通过建立市场化运营机制,大大减少了政府在养老基础设施上的重资产投入。

  座谈会上,中国电信海南省分公司政企部总监林道忠表示,电信公司将全力支持海南省养老事业,协同共建居家养老融合服务,并对未来业务的广覆盖提出新颖的建议。

银发丝养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