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数字鸿沟” 广州优化入境人员、老年人支付环境

破解“数字鸿沟” 广州优化入境人员、老年人支付环境

央视网消息(记者 魏鑫) 支付服务是最基础的金融服务之一。4月10日,广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筑梦现代化·广州‘进’行时”——广州优化支付服务政策文件新闻发布会。

记者了解到,广州全面优化入境人员、老年人的支付环境工作。今年1-3月,在白云机场航站楼,外籍入境人士货币兑换就有15940笔,同比增长316.8%;超99%银行网点已完成适老化改造。

当前,广州入境游正在有序恢复。记者从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获悉,2023年广州接待入境过夜旅游者377.4万人次,同比增长144.9%。2024年前两个月,接待入境过夜旅游者64.38万人次,同比增长154.51%。

第135届广交会召开在即,预计将有20万境外参展商齐聚广州。为优化外籍来华人员入境旅游支付体验,广州采取了相应举措。

在白云国际机场,首个优化支付服务示范区已投入使用,提供涵盖外卡刷卡、扫码支付、外币兑换、现金使用的多元化支付服务。“我们充分保障入境人员的支付选择权。”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营业管理部副主任叶茂表示,通过指导银行布设境外银行卡受理机具,实现落地签费用由单一受理现金扩大为境外银行卡、移动支付等多元支付方式,解决了白云国际机场多年来的入境支付难题。3月,白云机场境外银行卡交易笔数超2.5万笔、金额超554万元,金额环比增长91%。

出租车是入境人员了解一个城市的窗口。记者从广州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广州市交通运输部门近期指导全市各出租车企业,督促司机在营运时准备适量零钱,做好现金备付;同时,指导出租车企业与工商银行建立合作机制,定制200元、300元不等规格的“零钱包”,在广州市组建69个兑换点,为司机提供集中兑换、上门兑换、即来即兑等多项专属服务,确保参与广交会保障服务的司机可及时兑换零钱,为习惯于现金支付的入境人员提供现金找零服务。

“广州是全国首批优化支付服务重点城市。”广州市商务局副局长罗政表示,广州市商务局出台提升外卡POS机覆盖率实施方案,利用大数据分析历届展会客流,精准“画像”参展商活跃区域,圈定包括北京路、天河路—珠江新城等在内的16个重点区域,多措并举提升商户新增外卡POS机的积极性。截至4月9日,今年广州市已新增9000多台外卡POS机。

此外,针对老年人使用智能金融设备的“数字鸿沟”,叶茂表示,以银行网点为依托做好支付服务保障,配备老花镜、助听器等助老物品,提供存折、零钞兑换等传统金融服务,附带语音提醒、字体放大等贴心功能,一体化推进老年人、入境人员支付服务水平提升。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广州市已建成老年人特色服务示范网点2521个。

据悉,着眼提升支付的便利性,广州已于近期发布《广州市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若干措施》,聚焦加强支付服务体系建设、营造老年人和入境人员在穗友好支付环境、加强组织保障三大部分,提出丰富数字人民币等新型支付手段应用、打造一批入境人员支付服务示范区、提高外卡刷卡受理覆盖面等22项工作任务。

会上,广州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徐秀彬表示,下一步,将会同有关单位,尽快构建多种支付方式并行发展、相互补充的多元化支付服务体系,推进优化支付服务工作。

银发丝养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