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共 947 篇新闻
多项举措破解老年人“看病难” 助力就医“最后一公里”
生病时家里无人陪同前往医院就诊、就诊时不会挂号、不会扫码缴费……生活中,这些医疗难题困扰着不少老年人。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如今,一种叫做陪诊师的新兴职业在多地出现。他们能从根本上解决老年人“看病难”的问题吗?
观两会 看发展|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承诺变成美好现实
翻开2024年的国家账本,民生支出被放在优先位置。回望2024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对民生发展作出的承诺,国家瞄准百姓身边事、急难愁盼事,发力改革,推出一系列顺民意、惠民生的举措,交出了一张有温度、见实效的民生答卷。
警惕听力受损 助力无碍沟通
耳朵是人类感知声音的重要器官,也是我们与外界沟通交流的桥梁。哪些不良习惯会使听力受损?年轻人如何正确使用耳机?老年人怎样及时发现和干预听力问题……
“一老一小”照顾服务迎来需求高峰 推动家政服务市场持续升温
近日,山西大同的家政市场,尤其是针对“一老一小”的照顾服务需求显著增加,推动家政服务市场持续升温。
两会我关心 | 当我们变老 依然期待生活更美好
银发经济是指为老年群体提供产品和服务、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总和。怎样满足老年群体的多样化需求,如何借助银发经济的崛起解锁老年消费新蓝海?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两会我关心》。
国家体育总局:社区等公共场所老年人健身器材配置需适用于60岁以上
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日前印发了《老年人健身器材配置指南(试行)》。
健康我来说丨听力下降和老年痴呆有关系吗?
2025年3月3日是第二十六个全国爱耳日。《健康我来说》栏目邀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主任余力生,为公众科普听力相关知识。
民生一件事|如何破解老年人看病“难”和“繁”?陪诊师助力就医“最后一公里”
生活中不少老年人,尤其是空巢独居老人在就医时会遇到各类困扰。子女不在身边,生病时无人陪同前往医院就诊;医院规模大,建筑结构复杂,跑来跑去身体实在吃不消;不会网络挂号、不会扫码付款,医院里的很多智能设备让老人也犯难......如何破解老年人看病“难”和“繁”?近年来,一种叫做陪诊师的新兴职业在一些地方出现,他们可以陪同老人到医院挂号、看病、跟医生沟通,充当起了老人的“临时家人”。3月3日的《民生一件事》,我们来重点关注老年助医陪诊。
文化中国行丨河东薛氏:一缕清风传家远
山西万荣县平原村,是明代廉吏薛瑄的故乡。村里每年都会上演讲述薛瑄清廉为官的蒲州梆子《铁汉公薛瑄》;村中小巷的黑板上,写着与他有关的墙头诗;家庙中“清师百世”的牌匾,诉说着他清廉自守的品格……
八旬听障老人首次乘高铁,准00后列车员们情暖旅途
2025年3月1日,在由武汉开往深圳的G2705次列车上上演温暖一幕。黄梅东站的站台上迎来了两位高龄老人,这一幕很快被正在车门口立岗的武汉客运段列车员方晴发现。